STEM是什麼?跨界學習新潮流詳解
- 2025 年 9 月 22 日
STEM是一個教育理念,代表科學(Science)、技術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和數學(Mathematics)四個學科的英文縮寫,目的是透過跨領域學習,加強學生解決問題、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知識技能的能力,讓他們更好應對未來社會及職場的挑戰。
STEM的概念及起源
STEM教育源自美國,最初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於1996年正式提出,目的是應對未來科技發展潮流,培養能主動學習、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的人才。與傳統填鴨式教學不同,STEM強調以項目和實踐為導向,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具體問題。
STEM教育的特點及好處
STEM課程最大特色是跨學科融合,打破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的界限,強調實踐和探究。教學方式多以項目驅動,引導學生自主學習、討論與合作。如在課堂上設計主題任務,要求學生需整合多科知識去構思、製作及改良成品,培養分析、創造和團隊精神。這種教學模式有助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面對複雜問題的適應力。
STEM/STEAM的分別
STEAM是在STEM基礎上加入了藝術(Art)元素,強調創意思維和美學表現,讓學習不單局限於理科,更擴展至人文和藝術範疇,進一步培養學生成為全方位人才。
STEM在香港教育的推動
近年香港根據全球趨勢,積極推動STEM教育,政府和學校透過不同課程和資助鼓勵學生參與STEM學習,讓他們在科技、工程等領域獲得實用技能和知識,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。
FAQ
- STEM和STEAM有甚麼分別?
STEAM是在STEM(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)基礎上加入藝術元素,更強調創造力和美學。 - STEM教育適合甚麼年齡層的學生?
從幼稚園、小學到中學都可推行STEM教育,根據學生年齡和能力設計學習內容和項目。 - 學習STEM有甚麼好處?
學生可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、創新思考和實踐能力,有助提升未來職場競爭力和面對21世紀多變挑戰。